中国卫生部规定,Methylisothiazolinone在化妆品中大允许浓度为0.01%。日前据国家质检总局报道,2017年7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1224号条例,修订(EC)1223/2009条例附件V,将冲洗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化学名2-甲基-2H-异噻唑啉-3-酮)的大使用量由0.01%修订为0.0015%(重量比),且自2018年1月27日起只有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化妆品才能投放欧盟市场,自2018年4月27日起供应欧盟市场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本条例规定。本条例于欧盟官方公报发布后20天生效。甲基异噻唑啉酮MI/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CI混合欧盟禁止在驻留类产品中使用,淋洗型产品中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015 % (作为MCI:MI=3:1混合物)在同一产品中,不可以使用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及单独的甲基异噻唑啉酮,只能二者选一使用。
美国淋洗型产品中高含量15ppm驻留型产品中高含量7.5ppm加拿大MCI只允许同MI混合使用,在淋洗类产品中的含量应等于或小于0.0015% (15 μg/mL或15 ppm);在驻留型产品中禁止使用中国大允许浓度为0.0015%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淋洗类产品:不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使用东盟大允许浓度为0.0015% (MCI:MI=3:1)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淋洗类产品:不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使用用在其他类似于油田回罐水、造纸行业、管道、涂料、油漆、橡胶以及化妆品、感光胶片及洗涤用品等工业领域,未见特别规定含量。
四、甲基异噻唑啉酮有什么危害
甲基异噻唑啉酮本身是杀菌剂,并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杀菌抑菌就是优品,它也有本身所存在的危害。不管是国家卫生部还是国外欧盟卫生组织,都对甲基异噻唑啉酮使用量进行规定,说明如果过量使用,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那么,具体有什么危害呢?有报道说本品具有细胞毒性与神经毒性。2005年02月24日据美国细胞生物学会第44届会议上提交的一项研究,长时间暴露于杀菌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T) ――在工业、家庭和个人清洁产品中广泛使用――阻碍了大鼠生育中的神经元的生长。还缺乏对此化合物的神经毒性研究。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艾真曼(EliasAizenman)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路透社记者,“有许多已证实的在工作场所暴露MIIT的实例,多只被视为烧伤、皮炎或过敏性反应”。“我担心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孕妇如果暴露了足够高浓度的MIT,可能对发育中的胚胎有些影响,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他和同事在以前的一项研究中观察到,成熟大鼠的神经元暴露于高浓度MIT(100microM)立即(10分钟内)触发了广泛的神经细胞死亡。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又注意到,以远低于亚致死量浓度(0.3-3microM)的MIT对胚胎大鼠皮质神经元延长暴露时间(约18个小时),结果导致神经生长出现剧烈和剂量依赖性抑制。未成熟神经元在标准的培养介质中18小时后会形成轴突和多个树突,但用MIT处理后,它们只形成了极少的轴突和树突。对MIT神经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此化合物显著干扰了局部粘连激酶(FAK,此蛋白能帮助推动轴突和树突的生长,是细胞的信号作用所必需的)酪氨酸的磷酸化作用。氨基酸Y576--FAK上激酶结构域上的一个位点,似乎是对MIT暴露敏感的部位。艾真曼说,他计划进行神经毒性研究,以更好地理解MIT“暴露的分子机制和对神经发育的可能后果”。
以上报道表明,本品在化妆品等中用量甚微,本品的安全性仍应受到质疑。以多硫化钠、丙烯酸甲酯、甲胺等为原料合成杀菌剂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具有很好的杀灭细菌、霉菌的能力。用平皿培养法研究了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的防霉性能,测定了异噻唑啉酮溶液4种霉菌的低抑制浓度。
异噻唑琳酮及其衍生物是应用越来越广的一种杀菌剂,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其二甲基氯代产品商品名为KATHON,中文译名凯松,目前国内用于日化产品的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大都用此名称。其主要成分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复配物,化学名称:5-氯-2-甲基_4-异噻唑啉-3-酮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混合物(3:1称为氯比)。异噻唑啉酮反应机理是它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反应,使细胞呼吸停顿,迅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生物高分子的合成。2006年,MIT作为化妆品防腐剂开始进入市场,因其具有光谱杀菌性能,自此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