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进口、虹鳟、走私:鱼龙混杂的供应链路
问到产地,直接回复到产品进口需要强制核酸检测;问到证书,3秒内扔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事发半天内,淘宝卖家就已将这些担忧流程化、标准化。
记者在淘宝搜索“三文鱼”后,就综合显示靠前的几家涉及到三文鱼的生鲜店铺进行了询问。有意思的是,在我们问出句后,卖家们似乎已经知道下一句要问的是什么。
比如同是一句“你家的三文鱼产地是哪里?”,就得到了版本不一的各项答案。
- “我们三文鱼是上海进口的,疫情开始以来,每批生鲜进口都会被强制核酸检测,如果有问题是不会放行的哦。”
- “我们这个是大连的,不是北京的,两个链路,和疫情没关系。”
甚至有些卖家也不说话,直接贴出了标题为《病毒专家:三文鱼应无罪但暂时不要生吃》的文章截图。
如淘宝店家所言,国内三文鱼的链路确实多元复杂。
2019年,赛马克(Cermaq)的全球市场总监ArildAakre,提到了中国产业链:“在中国,整个产业链(价值链)非常复杂,在其他市场上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的价值链透明度更高,在价值链上的不同公司合作也更加紧密。”
进口、国内淡水养殖和走私,是三种主要途径。
先说进口。
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三文鱼,主要是进口大西洋鲑,产地有挪威、智利、丹麦等,而消费者认可的是挪威产大西洋鲑,商品名为“挪威三文鱼”。
挪威一直以来也都是三文鱼出口大国。
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挪威养殖大西洋鲑鱼出口量110万吨,出口额82.3亿美元;总销售量中Salmar、Cermaq、MarineHarvest等养殖企业占比 63.9%;全国海上养殖场数量共986个,仅繁育和养殖从业人员共7499人。
就出口量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了挪威海产的全球第三大市场。挪威海产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挪威对华出口12130吨新鲜的挪威三文鱼,出口量同比增长98%,超过了2018年全年数据。
据美国阿拉斯加海鲜市场研究所2017年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阿拉斯加捕捞的野生三文鱼大部分都是用于出口,1/3出口到中国。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种,便是淡水养殖的虹鳟。
“三文鱼”一词由“Salmon”音译而来,是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不是鱼类的分类,而是某些鲑科或鲑鳟鱼类的商品名。
△图片来源:网络
央视曾报道,中国市场上的三文鱼约有1/3是虹鳟。国外也有报道称,美国华盛顿地区有38%的三文鱼产品存在商品标识与实际物种不一致(Cline,2012)。
据了解,基本上贵的挪威三文鱼的市场价在80~100元/斤,而国内养殖的虹鳟价格在30元/斤。这也与日料店声明“本店用的三文鱼都是虹鳟鱼”这一段子遥相呼应。需要强调的是虹鳟作为淡水鱼,从健康角度来说,不适宜生吃。
△商家宣称用的进口三文鱼,实则是国产虹鳟鱼。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种,便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走私。2014年、2018年,都针对性地集中查处了不少三文鱼走私案件。
当时的报道中到,市面上的三文鱼有两成是走私。据介绍,挪威海产局从2013年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四地开展了挪威海产局餐厅合作伙伴计划,挑选合格的精英餐厅,为其授予挪威海产局官方标志和官方认证的证书,且每年更新一次,可登录其guanfangwangzhan查询信息。
2018年,挪威三文鱼走私案曾轰动一时——挪威公民从越南向中国走私三文鱼被捕,也暴露了餐桌上三文鱼的来路复杂。
走私肉类背后涉及强大的利益链,高利润是走私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多种复杂供应链,导致溯源变得不易,而这也是李兰娟院士在北京新发地疫情集中爆发后,提出要强化食品溯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