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污水处理成套设备AAO工艺
帝洁WSZ-5m3/h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处理后的水可排入市政管网、污水管网、河流,可回用、绿化、灌溉等,真正起到了水再利用。
我们公司的设备可处理各种地方的生活污水、各种类型的医疗污水、各种洗涤污水及类似的工业生产污水等。
我们可保证客户出水检测达标。
BIM 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用
1 构建整体模型
针对该污水处理厂设备的特殊性,创建该项目的专用族库,如图 1 所示。 并采用 BIM软件和建模技术,构建包括建筑、结构、通风、工艺、电气、消防等多信息的 BIM 模型。
2 构建场地景观模型及方案推敲
由于该污水处理厂地面设计为开放式活水公园,为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搭建景观 BIM 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沟通,如图 3所示;结合 VR 技术,模拟了人员实际视点,漫游地面景观,辅助决策和优化景观方案,提高了设计质量。
3 构建基坑模型及场地管线三维分析
该污水处理厂位于地下,基坑开挖深度达 9 m,为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借助 BIM 的可视化特性,构建基坑模型,如图 5所示。 该模型充分展示了基坑内部边坡构造、不同坡度过渡情况、边坡与护壁
桩的相互关系,用以指导现场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基坑模型的基础上,叠加场地管线模型,进行了基坑与管线的碰撞分析。预演施工碰撞,消除潜在施工问题,标出现场桩基与后装管道的必然碰撞点,校正图纸错误, 预先判定和统计冲突区域,加入后续施工计划,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顺利开展。
4 土方工程量统计
对于大型复杂基坑模型,传统的土方工程量统计软件无法满足其精细深入的要求。运用 BIM建模的方法建立的基坑模型,模拟基坑土方的开挖与回填,让人直观有效地开展土方的挖运分析与运算, 如图 6 所示,从而做到土方平衡计算的化与精细化,并且大大节约了争议的时间,对项目成本管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5 管线分析优化与施工指导
在模型更新和深化的基础上,对厂区重难点区域的管道进行了碰撞检测、净空分析、管线排布优化等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并且创新地使用VR 技术进行虚拟体验优化设计,在合理利用空间的传统效益基础上,加强了各参建方对于调整方案的直观性感受,尤其是增加了管线综合区域的人员视角空间感,提高了管线综合方案的优化性,推进了项目数字化、智能化的实践。
运用 BIM 技术可以清晰明确地把握复杂区域的管线走向及连接关系, 使得复杂节点的施工工作变得更易理解;现场直接运用 BIM模型指导施工,增加了沟通效率,有助于施工顺利进行。
a)膜池设备间 b)活性炭储罐
为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及业主对工期要求很紧,2016 年 9 月—2017 年 5 月,从开挖、浇筑到封顶,工期压力极大。
该项目通过将 BIM 技术与空间信息、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 4D(3D+Time) 模型中,直观、地反映了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 在该项目的实践应用中,借助 BIM技术对施工组织的模拟,项目管理方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安装工序,并清晰把握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
7 现场协同平台
采用 BIM协同平台,及时有效地暴露了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问题,加强了项目中的质量信息交流,避免了“信息孤岛”,并协助人员对质量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管理,更好地实现了质量安全的动态控制和过程控制,加强了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从而避免了质量安全隐患,提高了质量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 在有效控制危险源的提升了管理效率。
8 智慧运维平台
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慧水务等理念的影响下,通过 BIM 与 RFID 技术结合,搭建了该污水处理厂的 BIM运营维护管理平台(见图 10), 应用RFID技术的特点来突破现有的管理瓶颈,在平台的支撑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维解决方案,使空间信息与实时数据融为一体,并在平台上检测实时的运维数据,实现了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以及物业、人员、设备及其巡检维修的精细化和可视化管理,将运行维护提升到了智慧建筑的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