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设备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一、行业现状的不足
国内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后发现,自动化设备投入较低,能耗高,系统大多在投产时没能达到设计运行要求,或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改为部分自动、部分手动的运行状态,特别是曝气系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技术与工艺技术未能有机结合。我国污水处理厂起步时,自动化系统成有技术的作法,如本行业PID调节及其整定参数等,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2、自控系统培训不到位。很多污水处理厂运行人员没有得到控制系统供应商系统的培训,除了基本操作以外,没有从理论上对诸如曝气系统调节技术的讲述,使得管理人员只能在工作中重新摸索。
3、运行经验未得到利用。污水处理厂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长期运行之后,可以日常规律,相对稳定,对于管理者,这些规律往往比昂贵的自控设备有用,在污水厂建设中,很多设计并没有给管理者留有充分的调整空间,这些有用的经验也缺乏应用到其他污水设施建设的途径。
西昌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二、控制策略的不足
1、溶解氧控制的难点
污水水质的多变和生物处理系统中生化反应的复杂性,决定了污水处理的溶解氧(DO)检测控制是一个大滞后系统,检测出结果再进行参数处理和调整,往往已滞后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造成大量不合格水的排出。这种系统的特点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好的环境工程知识基础和相当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溶解氧指标并不能直接反映生物反应的氧气需求量,它只是反映了反应池中氧气的剩余程度,无法根据它的数值和变化直接计算气量。
传统的PID控制在工程上广泛采用,但只能解决线性系统的调节问题。曝气系统中PID能够实现对流量的控制,但对水质处理效果的控制能力有限。溶解氧(DO)控制时,PID参数的整定需要根据季节、水质的变化等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污水的生物处理过程具有大滞后、非线性、随机性和多变量的特点,建立的模型也是经验的、有条件的,单纯依靠理论模型建立的经典控制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溶解氧(DO)调节的需要,造成鼓风机和阀门调节频繁、超调量大,使得设备寿命降低、能耗过高。
2、流量控制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流量是直接影响曝气处理效果的指标,从工程的角度看,诺大的反应池往往需要许多组曝气设备,包括空气管路、曝气头或曝气器等,实际运行中,这些设备能否稳定的工作、能否及时地发现和抑制故障,会影响到曝气过程的稳定和均衡,影响到生物反应效果和电耗。不稳定的流量分布会扰乱溶解氧检测参数的真实意义,使得本来就容易产生振荡的溶解氧控制变得更加难以驾御。
曝气池通常是几百或几千平米的流动水池,空气管路通过总管和支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池底的曝气设备,比如空气由A分别输送到B、C、D、E、F。在曝气系统设计中,曝气量应按照需要均匀的分布,实际上,由于管道压力损失,B位置和F位置的空气压力和流量存在差异,当总气量由于水质或水量变化而调整时,B位置和F位置的压差和流量差也会发生改变,这会造成曝气分布的偏差,这种偏差也是变化的;在系统进行时,如果某位置(如D)的曝气设施堵塞或破漏,会造成该位置压力和流量的改变,会引起整个空气管路的压力和流量重新分布,其他各点(B、C、E、F)的空气流量也会相应改变,引起曝气分布的偏差。上述运行中的曝气分布不均往往是隐藏性的,水面上很难发现。
曝气分布不均使得溶解氧更加困难。因为在工程中,溶解氧只能检测某点(通常是曝气池出口),不能反映出氧量的分布,溶解氧控制的一个条件是溶解氧值真实地反映曝气池生物反应的环境状态,当曝气分布不均时,这一条件不真实,控制效果也不会理想。
空气流量的控制是曝气控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在B、C、D、E、F位置安装流量检测设备和调节阀门,并建立控制环节,流量偏差就会在运行中被纠正,溶解氧的控制也会更加有效。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
一、污水的物理性质指标
1、温度
对污水、污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着直接影响。在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中,主要依靠大量活性微生物(菌胶团)进行处理,他们比较适合的温度一般在20~30℃左右,如果要保证较好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温度应该尽可能的控制在20~30℃左右。
温度监测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方法有水温计法、深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和热敏温度计法。
2、色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污水不同,其色度并不是很明显,并不说对于色度的监测不重要。其实,通过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颜色的观察,可以判断污水的新鲜程度。通常,新鲜的城市污水呈灰色,可是如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厌氧腐败,DO很少,则污水呈黑色并带有臭味。在我国,由于通常采用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的排水体制,有时城市污水厂的色度有时有较大差异。色度给人以不悦的感觉,我国对于污水厂排放标准中对于色度有排放要求,如果进水的色度较大时,出水的监测指标中色度应该予以重视。
3、臭味
水中臭味主要来自有机质的腐败产生的,也会给人带来不快,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生理,呼吸困难、呕吐等。臭味是比较重要的物理指标,目前污水厂并没有对臭味进行专门的监测。
二、污水的化学(包括生化)性质指标
污水水质化学指标有悬浮物、pH、碱度、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有机氮、溶解氧等等。
1、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的测定是污水处理厂日常主要监测项目,通过对不同构筑物的进出水COD的测定,可以准确掌握构筑物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一段时期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构筑物的运行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对污水厂出水而言,COD是必须监测的项目,出水应该达到相应标准。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2、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基本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数量和组成相对稳定,则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互相推算求定。生活污水的BOD与COD的比值大致为0.4~0.8。对于一定的污水而言,一般说来,COD>BOD20>BOD5。
BOD5也是污水处理厂日常重要监测项目之一。进行BOD5监测的具体意义基本与COD相同。
由于我国存在的河流之排水体制,城市污水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工业废水,相对与生活污水而言,工业废水水质变化大难于降解,通过监测污水厂进水中BOD及COD,可以大致的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从好氧池流出的混合液,很大一部分要回流到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脱氮。混合液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反硝化脱氮效果,回流比RN大、脱氮率提高,但回流比RN太大时则混合液回流的动力消耗太大,造成运行费用大大提高。据A2O工艺系统的脱氮率η与混合液回流比RN的关系式η=RN1+RN(%)可以得到二者之间相互关系。